他今年100周岁,与党同龄。战争时期,他曾追随陈毅元帅转战鲁中山区,参加过孟良崮战役、莱芜战役等战役,身上多处受伤,立过二等功、三等功各一次,1948年退役后,回家务农。在他的教导下,儿子、孙子先后入伍,为国家做出贡献。他就是有着80多年党龄的邳州老党员杨春凡,具有很高的文明素质。
4月25日,见到杨春凡时,他正在家中看电视,虽已百岁高龄,但除了听力不好外,身体其他方面都很硬朗。他的儿子告诉记者,看电视新闻、关心国家大事,是父亲每天必做的“动作”。杨春凡老人1921年出生,1939年入伍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。几经辗转,他成为陈毅元帅麾下的一名战士,期间还被调到刘伯承元帅的二野当过炮兵。“当时二野缺乏大炮,也缺乏炮兵,我是过去支援的。有一次战斗时,敌人的一个燃烧弹投到了我们阵地上来,我身上着起了火,幸亏战友们用土,用衣服不断拍打,我才总算捡回了一条命。”杨春凡老人说。
老人所说的,是他在大别山参加战斗时的经历,虽然时隔已久,但是回忆起当时的情形,老人的眼中还是噙满了泪水。这次是他经历战斗中最危险的一次。在这次战役中,他的大腿严重受伤,落下残疾。可是杨春凡并没有被战争吓倒,等到腿伤渐好之后,他又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。杨春凡回忆说,孟良崮战役发生时,正值盛夏酷暑天。他们除了要应对敌人的飞机、大炮,还饱受口渴的煎熬。“当时孟良崮上有一个死水池,水都臭了,但大家实在渴得受不了了,只能去舀水喝,指导员不断制止,说脏水不能喝,喝了会生病的。可当时的情形,我们哪还管得了那么多,很多人都夜里去水沟里舀水喝。”杨春凡说。
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,英勇的人民解放军还是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胜利,扭转了华东战场的战局。1950年,杨春凡退伍返乡,回到东湖街道前沙沟村务农,彼时的他已是大龄青年,为了国家、民族的解放,他个人问题一直没有解决,直到31岁才结婚。“加入中国共产党,是我一生的骄傲,要是没有共产党的指引,我这辈子说不准永远没机会为国家做点事情。要是没有共产党的关怀,我也活不了这么大。现在政府出钱给我看病,每个月还发3000多元的工资,我生活得很好。”杨春凡如是说。
在子女们的印象中,父亲杨春凡一直用行动默默影响着他们。他告诉孩子们,好男儿应当到军营去锻炼。正如他所愿,儿子和孙子先后入伍,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。“父亲说只有到部队当兵,才能学会担当,学会勇敢,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他让我们在部队听党的话,好好学习,多做贡献。”杨春凡的儿子杨景亮表示。
杨春凡还常常告诫子女,要掌握一技之长,靠自己的本领去赚钱生活,并严禁子女利用他的老兵身份,向国家提要求。在杨春凡的教诲下,他的子女有的当了木匠,有的干了铁匠。虽然都是普通的职业,但他们朴实做人,认真工作。他们说,正是因为有了父亲这一辈的付出,才有了现在安定的生活,虽然不能像父亲一样,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奉献自己的力量,但是他们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,把父辈那种舍己为公的精神传承下去,为建设文明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。(鲁瑞宝 彭德) 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《云好人》网站看到的,谢谢!请记住永久网址:http://www.yunhaoren.com